跳到主要內容區

 

課程介紹

課程規劃

為能充分反映本系以「動手做」、「創客精神」、「做中學」的基本教學精神,本系之課程結構打破過去以教授教學導向為主之課程架構,重新思考產業端的人才技能所需之實戰能力,縮短學用落差。因此課程架構,思考各項專業領域所需之專業職能之養成,反推本系同學在四年專業能力發展上的適當進程。在強化核心能力養成的同時,保持開放式的跨領域專業技能發展的可行性,課程架構規劃為單一主線課程,以及多樣的專業能力養成選修模組。

依據課程規畫地圖,核心能力部分,包含系必修,以及共同必選修。基礎核心能力以素描、創意思考、美學、圖學、色彩學、設計心理學、設計方法、工藝史、設計史、基礎攝影、田野調查,以及當代藝術等理論學科,以及基礎雕塑、基本設計、創意設計、專題製作等實務術科組成。除加強學理知識,亦兼顧實踐能力之磨練。

在專業能力的養成部分,規劃專業設計能力選修模組課程,創意金工設計、創意木質設計、創意塑造設計、創意文產設計、創意互動設計、創意視覺設計,以及創意影像設計等七項專業領域課程,在籍學生可依據本身興趣,持續選擇相近專業領域精進,發展高度純熟的專門領域知識與技能;或是選擇跨域專業能力的學習組合,發展獨特的個人跨領域專業能力。

為鼓勵學生拓展廣泛的專業知能,厚植多樣專業能力,在系選修部分依據本系現有專任師資之能力,盡可能開設與前述專業設計能力選修模組之課程相輔相成之選修課程,並鼓勵獲取相關設計證照。如:電腦輔助繪圖、電腦輔助設計,以及電腦繪圖等課程,皆可輔助學生獲取TQC或ACA等專業證照,強化本系學生之專業競爭力。

模組分流規劃

經系所及模組之間的課程分流,將整體課程架構分為「實務型」課程及「學術型」課程,進而改善培育人才之同一性並給予適性化選擇,強化職場競爭力與設計專業素養,增進實務應用之生涯規劃。選擇「實務型」課程之學生將鼓勵參加實務實習,參與產業實務計畫,並前往七大工坊跨領域模組課程之實作環境,協調產業界提供實習機會,進而延伸課程學習,結合理論與實務,培養兼具創意思考及產業營運能力的藝術與科技跨領域人才;「學術型」課程之學生,可至學術型研究室參與專題研究、出席專業領域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並邀請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因而獲得完善的理論與研究能力,精進學術研究能力。

由於,學士班畢業所面臨之問題就是就業問題,為避免學用落差情形,需從課程上做出改革,進行課程分流將課程依性質分為「實務型」課程及「學術型」課程,以突顯實務創作與學術研究兩種不同型態課程分流設計與教學,「實務型」課程修習可分兩大方向,其一可於學士班參與產業實習,使學生畢業就能完全投入職場,其二「學術型」課程可於學士班畢業後,從事學術研究領域的研究所,以研究方法及理論基礎為主軸,增進學術研究能力。

工藝與創意設計研究範圍相當廣泛,依照師資專業區分,大致上研究領域可概分為「創意設計」與「工藝設計」兩大方向,教學方面著重於強化學生在創意激發及設計產業發展方面的專業能力,善用其所學的知能來開創自己的就業機會或職場競爭。在教研並重的指導下,注重學生能夠具備研究領域之專業知識及規劃、分析研究問題,以創新思考精神成為國際產業之人才。

為培育具有協調和整合能力的設計專業人才,課程分流計畫教育重點因而是讓學生能經由實務型課程、學術型課程、生涯發展輔導、就業環境體驗以及學生本身所具備的與創新、創造力或獨立性相關的設計實踐能力,善用其所學的知能來開創自己的就業機會或職場競爭力。以具有創新核心的課程內容,激發核心就業力,並突破學分限制,擴大專業實習,評核職場專業競爭力。為符合產業發展所需,培養兼具人文素養與科技專業能力之專業設計人才為目標,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學術型模組方面有藝術行政管理、設計總監及數位典藏管理等工作機會,實務型模組方面,如廣告設計師、多媒體設計人員、視覺設計師及雕塑設計師等相關工作。

登入成功